江苏省东台中学始创于 1905 年,作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,现有 55 个高中班级、3000 名在校生,教职员工 286 人中包含 5 名特级教师、5 名教授级高级教师,形成了以省 "333 工程" 培养对象为骨干的师资团队。学校近年高考成绩稳居江苏省同类学校上游、盐城市首位,但在教育信息化转型中,传统晚自习作业批改模式成为教学效率提升的瓶颈。
引入中天易教答题系统前,东台中学教师面临典型作业批改难题:每日晚自习后需人工批阅 50-60 份作业,单批次批改耗时超 2 小时,物理组教师反映 "连续批改导致颈椎僵硬,深夜 11 点仍在核对答案"。更关键的是,作业反馈存在严重时间差 —— 学生当晚完成的作业,教师需次日上午才能完成批改,数学组王老师提到:"讲题时学生对题目已缺乏即时记忆,讲解效率降低 40% 以上"。此外,学情分析仅能覆盖班级整体正确率,无法追踪个体学生的知识薄弱点,导致 "一刀切" 式讲评难以满足差异化学习需求。
2024年,东台中学在高一年级试点中天易教答题系统,针对晚自习场景形成标准化流程:教师提前在系统题库中筛选题目,3 分钟完成组卷并生成电子答题卡;学生晚自习阶段通过答题器提交作业答案后,教师在手机端一键录入正确选项,系统自动完成客观题批改、分数统计及错题归类。英语组李老师分享:"现在晚自习开始前 5分钟发起测验,晚自习结束,我在回家路上就能通过手机查看作业情况和错题分布,哪些题目需要重点讲解一目了然
系统不仅实现即时成绩反馈,还提供多维度分析:单题维度可呈现各选项的选择比例和错误分布,帮助教师精准定位知识误区;学生维度生成个人答题走势曲线,直观反映阶段性学习状态。英语组张老师据此发现某学生阅读理解正确率持续下滑,及时调整辅导策略后,该生成绩提升 15%。
项目 |
使用前 |
使用中天易教后 |
作业批改方式 |
教师人工逐份批阅,涵盖客观题手动计分 |
系统自动完成客观题计分,主观题支持教师便捷手动录分,快速完成批改统计 |
组卷备题流程 |
手动搜集、整理题目,耗时费力组卷 |
支持主流题库对接,快速创建答题卡或者导入试卷,快速备题组卷 |
数据统计与分析 |
教师批改后需额外 1 - 2 小时手动统计错误率、排名等基础数据,难以深入分析知识点、易错项 |
实时生成题目分析(错误率、易错项、知识点关联)、学生分析(排名、答题明细、成绩变化趋势 )、任课班级成绩对比分析等多维度报表 |
教学反馈机制 |
被动等待学生提问,难以及时发现学生知识漏洞 |
系统主动推送错题集、学习建议,教师可依据即时统计分析结果,及时干预学生学习 |
学生参与体验 |
单向完成作业,需等待 1 - 2 天获知结果,反馈延迟 |
提交答案后即时获知答题正误,可查看个人答题明细、成绩变化趋势,参与错题组卷强化训练 |
中天易教答题系统的深度应用,使东台中学构建起 "作业即测评" 的教学闭环。教师从机械人工批改中解放后,将更多精力投向教学创新:数学组针对系统标记的高频错题录制专项讲解视频;物理组建立 "分层作业",根据学生答题走势曲线推送个性化练习包。这种基于数据的教学决策,实现从 "统一刷题" 转变为 "精准补弱"。
系统积累的作业数据成为学校教研的宝贵资源。各学科组定期分析作业错误类型,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。例如,发现某类题型错误集中时,教师团队会共同研讨改进策略,设计专项训练方案。这种基于数据的教研模式,推动教学从经验驱动向科学决策转变。
对学生而言,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让晚自习更高效。学生可随时查看自己的作业分析报告,了解知识薄弱点,当发现某类题目反复出错时,系统还会智能推送错题集进行强化训练,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 。
若您的学校也面临晚自习作业批改效率低下、学情反馈滞后等问题,欢迎点击 [在线咨询],获取中天易教答题系统的晚自习场景定制方案,共同探索作业数字化管理的高效路径。